当前位置:移民帮 > 移民攻略 > 生活 >

资讯详情

美国富人热衷慈善,到底是真慈善还是为了避税?

美国 孩子
2019-02-23 20:03

作者简介:沁心,在中国生活了23年,又在美国工作生活了16年,然后当起了十年海龟。有中美两国的大学教育背景,目前在外企当高管,常年中美两地跑。有两个生在美国的女儿,当过中国的小留学生,目前在美国读大学。希望通过一支笔,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美国。

在上周末的一篇文章《如何在茫茫人海中,一眼Pick出美国有钱人?》中,提到美国富豪喜欢捐款,很多网友留言质疑:美国富豪捐款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做慈善,而是为了避税。

作为一个老移民,我的经验告诉我:都是,也都不是。固然捐赠慈善事业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避税优惠,但是对于这些富豪而言,这些税款是不足以放在心上的。捐钱给慈善事业和“给”税务局,都是给钱出去。

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等众多美国富豪都是世界著名的慈善家。比尔盖茨2008年捐款580亿美金,几乎是全部身家。巴菲特也把自己财产的大部分(约310亿美元)捐给了基金会。80后新晋的大富豪扎克伯格则与妻子一起,捐出个人脸书股票的99%用于做慈善,折合四亿五千万美元。 

这些富豪们捐赠这么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首先,我们看看美国人有了钱一般会做什么(特别富有的那种有钱):

1.买海滨豪宅,类似庄园类型,大多集中在加州和弗罗里达州。

2.买私家飞机,便于商务差旅和家属们组团海外采购。

3.建立一个遗产基金,给孩子们留下基本保障。

4.捐赠慈善事业

大家认真看一下,没有两样东西在清单上:一掷千金的不良行为,和为子孙包办终身。

捐赠慈善机构可以避税,但是放入遗产基金一样可以避税,为什么还选择捐赠呢?我们需要跳出捐赠本身的行为来看,因为捐赠的背后,反射的是美国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

不留过多的遗产,是逼孩子独立自强

很多富人不会把很多钱放入遗产基金,因为这样会造成子孙们的依赖性,“不劳而获”在美国文化中是非常耻辱的,花父母的钱享受生活在美国会被人耻笑。

笔者在大女儿19岁生日的时候买了一个“Guess”的小挎包作为礼物,正好赶上打折,价格不贵,和普通牌子的包包接近。

大女儿背到学校后,一直被同学和朋友问:“这个包包是你自己的钱买的,还是你父母买给你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花的是父母的钱买名牌包,你有什么好炫耀的?大女儿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收了起来,后来她用自己打工的钱买了一个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拿给同学看了。

由此可见,花父母的钱过好日子,不仅不会被周遭的人羡慕,反而会招来鄙视,用遗产也是这个道理。富人父母希望孩子可以独立自强,打下一片天下,而不是躺在那里吃父母的遗产,所以他们选择把大部分钱捐赠给慈善机构,用来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捐赠慈善是一种教育手段

天下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和侧重的方向不一样。

美国父母很看重孩子的社会公益心,认为这是孩子安身立命的一部分。美国的教育系统也是这样设置孩子的课程的。所有的高中和大学,包括一些研究院,对于录取和毕业都要求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这个参与可以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美国富人属于有钱阶级,他们要靠自身的行为,通过捐款,来实际教育子女,什么是公益思想。

笔者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就职公司老板,就是一位富二代。他的爷爷创业建立了这家工厂,他父亲把企业发展壮大,到了他手里企业规模又翻了3倍。但是,他从来没有继承过遗产,他父亲的钱全部捐赠给了所在城市的心脏病基金会,用于拯救有先天性心脏病又没有钱救治的儿童。

我的老板在15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工厂打工,先是在厂长里面当包装工,半年后转做了销售,一直做到了21岁大学毕业,建立了广泛的客户基础。他继承这个厂子,不是父亲直接转名头到他名下,而是他用自己的积蓄加贷款,从父亲手里买下了全部股份。

老板父亲的理论是:只有儿子自己去辛苦奋斗,才能够学到经营的真谛,也才懂得珍惜,做事可以踏实不浮躁。

老板父亲的哥哥比老板父亲做的更成功、更有钱,给老板堂兄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并无条件转让自己的工厂到堂兄名下。因此,堂兄终日异想天开,不仅疯狂扩张,还急于拓宽业务领域,结果很快就出现了资金链断裂,不得不把继承的工厂和遗产基金抵押给银行,最后走向了破产。

堂兄不仅没有能够享受遗产,反而得靠给别人打工来过日子和还银行贷款。老板堂兄的两个孩子,还得靠我老板资助完成大学学业。

(至于用遗产去挥霍等不正当的享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捐赠是一种对自尊和自爱的培养

不要小看捐赠资产,捐赠过程中会培养人的自尊和自爱。

有句话说的好:“施比受好“。美国人很看重这个“施”字,“施”代表了一种能力,和一种包容。一个人的自尊和自爱是建立在能力与包容之上的。

笔者先生就读过的大学里面有一位很出名的系行政秘书,她大概60岁,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省,每次聚会吃剩下的食品她都打包回家吃,从来不让浪费掉。她穿的衣服基本都是打折买的,或者是别人不穿转赠的(Hand-me-down)。

大家都认为她很穷,但是在她过世前,她捐赠了一大笔钱给慈善机构,令所有的人大跌眼镜。

这位系秘书追求的是“施”带给她的成就感,和因此筑造的高尚自尊和自爱。很多富人有着同样的精神需求。

捐赠是对没有完成的梦想的补偿

人类天生爱做梦,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梦想。

我的妇产科医生在我住院期间曾经和我讲过他的故事:

他是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今天他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完全是出于一位富豪的帮助。

这位富豪出生的时候,母亲因为生产时候出了意外而早逝,他发誓一定要为妇产科的研究做贡献。富豪很想成为一位妇产科医生,但是老天没有给予他读书的聪明才智,只勉强完成了大专学历。

毕业以后,富豪选择了经商,发奋努力的挣钱,不出15年成为了富豪,然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圆梦之旅。他建立了一个私人基金会,专门选择有优质潜力的、准备成为妇产科医生的学生,资质他们学习、办实验室、搞研究,我的妇产科医生就是受惠者之一。

综上所述,捐赠慈善事业不单单是一个钱的问题,还有很多精神层面的考虑,和对子孙、对社会的一个责任感。美国是个讲究责任和义务的国家,不仅体现在书本教育中,同样体现在捐赠慈善事业中。

捐赠慈善的人群,不仅仅都是富豪,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也很多,只是他们的捐赠数额小,不足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在我们讨论美国捐赠慈善事业的时候,是否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呢?

投稿人原创,如有侵权问题,非本平台责任,请告知本平台移除。

收藏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加拿大
美国
塞浦路斯
武汉
成都
哈尔滨
厦门
上海
北京
香港
杭州
西安
广州
长沙
郑州
石家庄
南京
在线咨询
希腊移民 希腊移民 日本移民 日本移民 智能移民 智能移民
预约回电
确认
免费材料
TOP
移民专家,一对一服务